飞燕轻盈地几个起落,已跃了进去,那个什长只觉得眼前一黑,就已经断气了。刘泽等人鱼贯而入,控制了天牢大门。
在门口执勤的应该是一什的禁军,在门口边上的一间厢房内,还有七八个禁军,不过此刻睡得正酣,大门口的轻微响动根本就没有惊醒他们。潘凤等人手起刀落,那七八个禁军在梦乡之中就去向阎王爷报道了。
顺利地拿下天牢的大门,倒也刘泽感到一丝的意外,不过此刻还远没到放松的地步,除了安排下几名锦鹰卫乔装成禁军的模样把守大牢之外,立即按照既定计划,兵分两路,分别去南监和北监解救蔡邕及他的家人。
潘凤带看五十人的小队,直奔南监而去。天牢里还有不少的禁军和狱卒,再想搞偷袭已经是很困难了,解决掉几个人之后,大声的尖叫还是惊动了其他的人,本来尚在睡梦中的守卫禁军和狱卒都惊醒了,手拿武器就冲了出来。潘凤立即下达了格杀令,凡是敢挡路的,一律格杀勿论!
虽然天牢之中的守卫人数众多,但配备的武器只有刀枪,狱卒手中的棍棒更只是杖刑的刑具,没有弓箭兵,也没有盾兵。而锦鹰卫则人手一把短弩,一把柳叶刀,在没有弓箭兵的反制和盾兵的防护下,只有刀枪和棍棒的守卫根本就近不了身,天牢内巷道狭窄,一排排的弩箭射过来,拥挤在一起的守卫连闪避的空间的都没有。只听得惨叫连连,无数的守卫中箭倒地,潘凤率队硬生生地在人丛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直奔南监。
蔡邕此刻正被囚禁在南监的死牢之内,面壁而立,长声嗟叹,本来清瞿的面容更添了几分憔悴,不过他的目光却依然是炯炯有神。虽然面临牢狱之灾,但他却未曾有一丝的后悔,诚然董卓是千夫所指万人唾骂。但无论如何。董卓却提携了他,并委以重任,这一份知遇之恩就值得蔡邕为他洒下几滴眼泪了,就算为此而深陷牢狱甚至丢掉性命。蔡邕依然固持己见。唯一让他感到遗憾的。就是汉史尚未完成。这是他一生心血之凝结,如果因此而断稿的话,他九泉之下亦难瞑目。
今日在朝堂之上。蔡邕自认其罪,愿效太史公领酷刑而继成史记,就算是黔首刖足也甘愿为之,言辞恳切,声泪俱下。百官闻之皆为之耸容,都为蔡邕求情。唯独王允丝毫不为所动,执意要治蔡邕的罪,下在狱中,全家老幼十余口,皆被牵连。
对于王允,蔡邕可是了解极深,出身名门望族,少有才名,但自古文人相轻,王允对蔡邕很是不服,甚至认为蔡邕空负才名,同司马迁一样,枉议前人是非,写下的史书皆为诽谤之文,误国误君。王允诛灭董卓之后,加封为录尚书事,总揽朝政大权,权倾天下,居功自傲,独断专行,其人品可见一斑。
王允和蔡邕交恶,还有一件事就是因为其女蔡琰,王允听闻蔡琰才貌双全,欲求许配给次子王景为妻,被蔡邕以女儿已许配河东卫家为由拒绝了。蔡琰和卫仲道本是指腹为婚,既然已经许配给了卫家,拒绝王家的求亲也是在常理之中,但王允却因为此事一直耿耿于怀。
牢房的门在这个时候打开了,蔡邕回过头,进来的几个人为首的他认识,正是担任廷尉丞的王景,正是王允的次子。三更半夜的王景出现在死牢之中意味着什么,蔡邕很清楚。
“令尊难道就连等到天亮的的耐心都没有吗?”明知大限将至,蔡邕却依然是一脸的平静。
“夜长梦多,蔡侍中不会连个道理都不懂吧。”王景阴阴地道,“蔡伯父,要怪也只能怪你当初拒绝将令爱许配给小侄,否则又何来今日之事?”
蔡邕看着王景一付小人得志的模样,鄙夷地道:“生有何欢,死亦何惧,蔡某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只可惜死在你们这些龌龊小人之手,引为平生之憾!废话少说,动手吧!”
王景冷哼一声,冲着身边的两个手下挥了挥手,道:“来人,送蔡侍中上路!”
两名手下立即拿出一条两丈余长的白绫,各拿一头,向蔡邕逼了过去。
就在此时,潘凤已经冲了过来,看到情况危急,还没进牢房,两支弩箭已从牢房的栅栏空隙处疾射而进,王景准备行刑的那两名手下两声闷哼,中箭倒地,气绝身亡。
王景不惊失色,失声叫道:“你们是什么人?”
潘凤此刻倒是从容地迈步进了牢房之中,冷冷地道:“送你上黄泉路的人。”
两名锦鹰卫却是如疾风一般地掠了进来,细窄的柳叶刀已经压在了王景的脖子上,王景当时便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