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出班的便是司徒、太尉、司空三公奏事,对去年三公府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刘泽见识过后世那冗长沉闷的会议,一个领导讲话,洋洋洒洒能讲上几个小时,说者唾沫飞溅,听者沉沉欲睡。与之相比现在朝议的奏事倒也算言简意赅,没有长篇大论,估计现在的人受《春秋》的影响颇深,微言晓义,惜墨如金。但要命的是这个时代但凡有点文化的人,都喜欢用生僻的字来装点门面,骊六骈四晦涩难懂的汉赋文风同样也适用在表奏案牍之中,仿佛不找出几个殷墟里翻出来的字就显得自己没文化似的。
说实话,从古至今,人们常用的汉字不会超过三千个,但让刘泽感到头痛的是汉代的文人普遍都认识并运用六七千以上的汉字,就这还往往读不顺一遍文章,就连许多的人名用的也是奇词涩字,刘泽都根本叫不上来。在后世的时候,刘泽直以为古人说话写文章用的都有是同样的语言,穿越之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回事,虽然古人的口语和后世人相差很大,但和写出来的文字还是有着天差地别的,许多故作高深的文人,总以为说几句高深的话,写几个生涩的字,就能表明高人一等,其实到最后,反倒证明了他的无知和浅薄!
三公的奏章念完之后,九卿又挨个出列,一一奏来。看着日头偏西,刘泽已是两腿酸麻,肚子更是不争气地咕咕直叫。今日早起的兴奋劲早就荡然无存了。由于起得太早,刘泽根本就没有食欲。本来还计划着中午吃一顿大餐来着,看来也只能等到晚上了。
刘泽瞧了瞧左右的列位同僚,却是正襟危立,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连着站了几个小时,虽然早已是汗流浃背,竟然还能咬牙坚持站得住。这皇帝的威严还真是神圣不可侵犯。
终于也算是轮到最后一个项目了,也将是今日大朝仪最"gaochao"最令人翘首以待的部分——大封群臣。
张让立于阶下,高声诵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左车骑将军冀州刺史皇甫嵩平定叛乱有功,加太尉衔,领冀州牧,晋爵槐里侯。食邑槐里、美阳二县八千户。”
皇甫嵩出班叩拜:“臣皇甫嵩谢主龙恩。”
平静的大殿上起了一阵窃窃私语,尽管大朝仪的规矩甚多,不准接头接耳可是明文规定的,但第一个封赏出来后,竟然是如此之优厚,不禁令下立的群臣热血沸腾。皇甫嵩乃平定黄巾的主帅,当值无愧的第一功臣,他封赏的起点高了,接下来的封赏肯定也低不了,浴血疆场出生入死不就盼着这一天吗?
果不其然。接下来朱隽被封为右车骑将军、光禄大夫,晋爵钱塘侯。食邑五千户,刘虞被封为幽州牧,崔烈为司徒,郑泰为侍御史,宗员为度辽将军,闵贡为河南中部掾,郭典为奋威将军,曹操为济南相……接受到封赏的人一一出班叩首谢恩,此进彼退,数百号人的名单的确够长的,但这会儿大家都来了精神,领到封赏的人心满意足,还没轮到的则满怀期许。
终于张让将那长长的名单念到了最后:“……骑都尉刘泽平定叛乱有功,封平原县令。钦此!”
刘泽整了整衣冠,出班叩拜道:“臣刘泽谢主龙恩。”
刘泽那边一丝不苟地行着大礼,可方才还在笑逐颜开窃窃私语的百官在一瞬间石化了,平原县令?这是神马情况?不是说刘泽准备受封的是兖州牧吗?开什么玩笑,县令和州牧那可是差了有十万八千里的。
排在前面的皇甫嵩略感疑惑地向张让道:“张中常,方才是否念错了?”
张让收起诏书,斜着瞥了皇甫嵩一眼,道:“这是陛下亲拟的诏书,又怎会出错?”
皇甫嵩问道:“骑都尉刘泽战功卓著,斩杀黄巾贼首张角张梁,缘何不升反降?”
张让面露轻蔑之色,轻哼了一声,未曾开口,坐在龙榻之上的汉灵帝却是面色一沉,道:“皇甫爱卿,你是在诘问朕赏罚不明吗?”
皇甫嵩慌忙躬身道:“微臣不敢,只是刘泽先前已是官至比二千石的骑都尉,此番若是仅封为六百石的县令之职,唯恐天下人诟之。”
张让哈哈笑道:“皇甫车骑此言差矣,骑都尉乃是军职,所掌兵者不过数千而已,何况如今战乱平息,骑都尉不过是闲职,已归沙汰之列。平原县乃平原国的首县,户口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