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轻易就得到了,却还不珍惜,怪不得自家爹爹会露出这样的眼神呢。
“爹爹,对不起哦,我说错话了。为官一方,自然要为治下的百姓负责,怎可轻言丢弃。”
陶安安坐起来,抱了抱自家的爹爹。
“是啊,大老爷,你可要振作起来,万平县的百姓还等着你给他们做主呢。”
陶继将陶安安的头发整理了一下。
“嗯,可是我真的好累啊,我感觉脖子和脑袋要分开了。”说着,陶安安像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脑袋一样,低下头。
“行了,爹爹给你按摩按摩,总好了吧。”话没说完,陶继就在自家闺女的肩膀上捏了捏。
在万平县最大的酒楼当中,景寿喝着酒,这样的酒勉强入口,但至少比那天在丰登村尝过的要好得多。
“回爷,万平县县令只在上午的时候,会开堂审案,下午的时候,就会让学子审案,我便让人撤回了,吩咐他们都在上午敲鸣冤鼓。”一个人在景寿面前汇报着。
景寿喝了一口酒,他也就在最开始的两件案子跟着去看了,后面就没去。
那些案子都没什么有趣的,有趣的是人。
最有趣的是这个大老爷在审案的时候,睡着了。
联想到那个样子,景寿不禁笑出来。
“让那些百姓不要去了吧。”
“是。”这人准备告退,去通知那些百姓。
“等一下,我让你查的陶继的身世,查的如何了?”景寿问道。
“回爷,小的尽力了,只查到陶继应该是小的时候,因为灾年,在逃荒路上,和家人走散了,最后流落到了枣东村。据说还有一个妹妹,但是这个妹妹,小的没有查到。”
“这样啊,那小东西的娘亲呢?”景寿接着问道。
这里的万平县街道可不怎么热闹,但是这些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这是在京城也很难见到的一件事。
“李桃花,江城县人氏,在生下陶安安之后,得病而死。娘家父母健在,还有一弟,过得不是很好。”
“亲外孙女都当上了大老爷了,做外公外婆的,怎么能不来看一下。”景寿放下酒杯。“将消息放过去,不过不要提及那个小东西,就说陶继陶举人在万平县当师爷。下去吧。”
“是,小的这就去办。”
“陶安安,见到自己的外公外婆,还有小舅舅,会不会很惊喜?”景寿不自觉的笑出来。“小红楼已经重新装修了,也应该请大老爷来看看,哪里还需要改进才是,去,给大老爷下帖子。”
“是。”又一个属下离开。
县衙这边,陶安安就收到了景寿的请帖。
“安安,这个胡十七,就是那位……”陶继看着请帖,他自然也认出了景寿,便是和他们之间算是有过交集的人。
没想到他会来这小小的万平县。
“是啊,爹爹,你看那个家伙,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气人啊。”说起景寿,陶安安就磨着自己的牙齿。
想想那天一直跟着自己,肯定是想看自己笑话来着。这几天这么忙碌,陶安安都怀疑是这家伙安排的了。
“先不管他气不气人吧,只是他为什么要在小红楼里,宴请你?安安,你是不是应该给爹爹一个合理的解释?”陶继看向自家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