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5章 奉天殿(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届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接下来第二步,自己带人撤出京城,在乱世之中发展势力,再逐鹿中原。

    虽然这样的后果是大楚突然崩塌,狼烟四起、生灵涂炭,周边外敌纷纷进入中原。

    自己将背上弑君的骂名,将来问鼎天下了也“得国不正”。

    但贾琮不是圣母,绝不会任太上皇宰割。

    唯一的遗憾是,刚到手的西营还没来得及成为自己的军队,练成一柄利刃。

    此刻,宁寿宫,太上皇正把他的大印盖在《蜀素帖》真迹上,此举同后世乾隆被称为文物界的“牛皮癣之王”一样,对古籍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太上皇满意的看着《蜀素帖》上自己的大印,然后开始临摹,全然没注意到身旁的明镜法师眼中一闪而逝的厌恶。

    这时,奉天殿那位中年太监急匆匆赶到,将奉天殿中发生之事,各方在大殿的所奏详细向太上皇禀报。

    太上皇只专注着临摹《蜀素帖》,似乎对此没有兴趣,又或者早有预料。

    待那太监讲完,太上皇放下手中的笔,道:

    “樊泽霖,你说质问贾七郎的叫樊泽霖?”

    那太监恭敬地回道:

    “是樊泽霖,刚刚走马上任的御史大夫。”

    太上皇沉思了片刻,随即得意的笑道:

    “朕在数十年前布的一步闲棋,倒叫老四(皇帝)用上了,老四还不算蠢,孺子可教。”

    跟着太上皇身边多年的明镜法师知道,此刻该自己表现出一副疑惑、敬仰的神情看着太上皇了。

    太上皇见状,淡淡的说道:

    “当年樊泽霖还是举人时,朕就瞧上了他的难耐,他是京师通州人氏,出身寒门,他有一胞妹靠织布供他进学。

    于是朕便让皇后(当年他的皇后,早已薨逝)把樊泽霖的胞妹赐给贾代善做贵妾,彼时贾代善刚刚迎娶史家那女子(如今的荣国府老太太)。

    朕知道,史家女子的性子不会容得下樊泽霖的胞妹。两年后,朕便点了樊泽霖状元。

    此后数年,他仕途一路高走,然后因其胞妹死在荣国府而跟贾家结仇。

    只是朕都没想到,史家女子做的那么绝,贾代善一死,她把人家的庶子也弄死了。

    这下樊泽霖便跟贾家不死不休了。

    老四倒还不笨,想用贾七郎,就提拔了樊泽霖做御史大夫盯着贾家小儿。”

    明镜法师和那太监忙恭维太上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太上皇冷哼一声,提笔在空白圣旨上写了几列字,拿给那太监道:

    “拿去给老四吧。”

    那太监忙躬身领命。

    奉天殿,上至皇上,下至大臣都在等太上皇的旨意。

    这时,那中年太监进殿把圣旨交给了戴权,戴权双手呈给皇上。

    贾琮看着他们的动作,凝神静气,随时准备爆发,用什么招式,先杀谁都想好了。

    只听皇上道:

    “太上皇有旨:

    自即日起,凡勋贵、武将于京城内调动亲兵者,若超百人之数,须得皇上准许;

    凡超三百人者,则需经朕准许。

    尔等谨遵圣谕,不得有违!钦此!”

    贾琮松了口气,同众武将一同道:“遵旨。”

    太上皇这是既不追究巫家谋逆之罪,也不拿贾琮杀上官说事,而是盯上了京城中武将亲兵的调动。

    散朝后,皇上把贾琮叫到了御书房,对昨日绣衣卫的表现很满意。

    贾琮道:

    “陛下,昨日一战斩敌五百人,按人头论功行赏当赏两万五千两,加上伤亡抚恤共计需约三万两银子。”

    皇上知道这银子必须出,否则绣衣卫刚燃起的士气又会低落,点了点头,道:

    “从内库里出,如今西营的军饷也领到了,速把西营建起来,要成为一柄利剑。”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