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楚国公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细想过他们到底叫什么。

    昌平君没明白项少龙的意思,疑问道:“可不就是我,怎么了?”

    项少龙沉默了一下,盯着昌平君,盯得昌平君很不舒服,项少龙问道:“你妹妹怎么姓嬴?”

    昌平君道:“她随母姓。”

    项少龙问道:“为什么她随母姓?”

    昌平君更奇怪了,道:“随母姓就随母姓,这哪有什么原因。”实在不明白项少龙为什么要纠结这个事儿。

    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有姓氏,平民是没有的,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姓:别婚姻,氏:明贵贱。

    秦始皇应该叫赵政,嬴姓、赵氏。只有周室王族可以称姓,以示尊重。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成为九五至尊,才开始称姓,叫嬴政。

    按照昌平君的姓氏推断,嬴盈应该姓芈,叫芈盈,因为是原著人物,就随便编了一个随母姓的理由。

    项少龙也知道追究人家姓什么已经没有意义了,他也有点儿明白正室的意义了,外戚在古代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汉初吕后称制;汉武帝因太子年幼,宁可托孤给权臣霍光,也要处死太子的母亲——钩弋夫人。

    项少龙真的要好好考虑这立太子妃的事了。项少龙没有明确答应昌平君,只说自己会考虑的。

    昌平君敏锐地感觉到,项少龙对自己楚国人的身份有点儿排斥,他也只能无奈地离开。

    立太子妃到底不是小事,秦王也召集群臣讨论,项少龙也参与其中。

    项少龙听了半天,品出了其中的味道:军方的那些大秦主义者坚决反对,以维护王室血统的纯正;而以吕不韦为首的“外来人”则主张立楚国公主为太子妃,他们想以此来突破秦人的种族主义的心里防线。

    秦王看项少龙半天也不说话,就直接开口问道:“少龙有什么意见?”

    项少龙本来是不关心太子妃的事,他开始只是把这当成大王的家事。可昌平君的出现给他提了个醒儿,帝王哪有家事?一举一动都有深远影响,何况还有太子的求助。

    项少龙摇头道:“我不同意。”说罢,就不再言语了。

    吕不韦道:“楚国强大,立楚国公主为太子妃,便可以破坏东方五国合纵,使合纵之力减半,这是何等良机。”

    项少龙道:“要破五国合纵有很多办法,但太子妃将来要做王后,她的儿子会做大王,关系重大,何况太子年幼,大王又春秋正盛,立太子妃的事不急。”

    秦王想了想,道:“好,立太子妃之事不急,以后再议吧。”此言一出,算是给这次讨论挂上了一个句号。

    众臣一看,这帮人讨论了这么半天,大王犹豫不决,项少龙一句话,这事就结束了。你这么信任项少龙,直接问他就好了,干嘛还召我们来?好像每次都是大家吵来吵去,最后靠项少龙一槌定音。

    就连军方大佬们也很吃味儿:我们难道说的不是不同意吗?讲那么多反对的理由,都不如项少龙一句“我不同意”。难道我们说的理由都不重要,就他说的“大王春秋正盛”才重要?

    秦王留下了项少龙,说太子要见他。众臣也只能在心里暗暗咒骂两声,躬身告退。

    秦王带着朱姬和太子在宫中的一个湖边的池榭上和项少龙继续聊了起来,甘罗也在旁边。

    秦王以为项少龙也是和军方一样,坚持王室血统,笑道:“少龙当年本是为解决函谷关之围出使魏国,结果随口一句话,就促成了联魏灭韩,自然不会把破坏合纵这种事儿寄希望于联姻上。我大秦王室血统的重要性,自然不是联姻能比的。”

    项少龙感受着大秦从上到下的排外情绪,想起了以后的“逐客令”,看太子也在场,觉得还是要多说一些,所以开口道:“我不同意不是因为血统,我不同意仅仅是因为她是楚国公主,如果她只是个普通的楚国人,我不会反对。”

    秦王愣了,问道:“为何?”

    项少龙道:“大王,你们喜欢把人分为秦国人、楚国人、赵国人、魏国人,但我不这么看,在我看来,只有中原人和中原以外的人。而中原人他们同属于周室,现在周室已灭,我把他们全部都看做是我们大秦的自己人,只是现在还没在我大秦统治之下,但这是迟早的事。”

    秦王点了点头,终于明白了项少龙的意思,同时心里既欣慰又兴奋,项少龙总是三句话不离一统天下,似乎比自己这个大王还要热心。

    项少龙问道:“大王如何看待宣太后?”

    宣太后称芈八子,就是电视剧《芈月传》的主角。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