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1章 西北狼烟,谁是枭雄!(求订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罪臣率总营军马突出重围,但凉州总营三十五万军马折损过半,姜玄洛所统领五万翼军不知所踪,想必也已遇伏尽灭!”

    “罪臣已与五万东翼军汇合,誓死守住西北防线,战死至最后一卒,也不叫叱罗、拓跋大军支援莽汗王庭!

    “西路尚有希望,姜离或可期许……”

    东襄王司马屿收回目光,实在不想再看去了。

    短短数日,凉州总营军马就折损过半,辎重粮草更全部丢弃,就算与五万东翼军汇合,也不过二十万余之数。

    士气低迷、粮草、补给不足,这样的军队纵然意志如何顽强,也不可能抵御士气暴涨的百万莽军。

    坚持不了数日就会被莽军一点点蚕食消耗,最终全部战死。

    “圣上撤军吧!”

    东襄王低声道。

    作为大周皇朝硕果仅存的两位司马王之一,东襄王的忠心与勇武不容置疑。

    此刻直接出言相劝,并非胆怯懦弱,而是明智之举。

    两军交战,分毫之差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胜负。

    西路已败,叱罗、拓跋的百万大军没了任何可以忌惮的力量。

    若横冲直撞而来,与莽汗的主力大军左右夹击。

    景皇所坐镇的两路中军,绝对难以抵挡,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元气大伤,十年都难以恢复!

    而这还只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叱罗、拓跋的大军南下,冲击防御力量薄弱的关隘,玉门、晋元、洛川三省可能会陷入莽军的铁蹄和刀锋之下……

    “朕为了今日足足准备了十八年,十八年啊!”

    景皇全身都在颤抖,体内气血翻涌,更是一口鲜血喷出,落在大殿外的玉石台阶上化作了一片的鲜红云朵。

    他踉跄倒退半步,放眼这莽原的浩瀚山河,眼中是无尽的悔恨与懊恼。

    北伐前,大周气运昌隆,姜离连立功勋,让北伐的胜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岂料,仅仅只是更改了一支翼军的原有统帅,就让整个局势瞬间急转直下!

    可笑可笑。

    朕在第一时间竟将西路失败的原因归到烨儿的身上。

    结果却是自己一手促成。

    就因为姜时戎的私心,还有朕的……

    景皇懊悔不已。

    虽然他同意姜时戎的建言,也有多重考虑,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他的确起了忌惮姜离的心思。

    此子似乎真的有大气运在身。

    一路凯歌激昂,成长的速度过于逆天。

    所立功勋对大周的影响,早已超越镇武侯姜时戎。

    十六岁的公侯,大周并非不能容下。

    可未来呢?

    一旦他的圣威盖过自己和所有的皇子!

    功高震主!

    纵然是景皇也有慎重对待。

    如果姜离是大周太祖一样的乱世枭雄,谁敢保证他不会觊觎大周帝皇的宝座!

    虽然史籍中已经抹去了太祖建立大周的隐秘,但历代周皇却不会忘记。

    “不能退,不能退,朕的帝业就在今朝!”

    景皇猛地摇头,威严冷峻的面孔上浮现出决绝与疯狂,“不能退,更不能等,那道契机就要临近了,留给朕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契机……”

    东襄王司马屿闻言一怔,却没有听懂景皇的话外之音,但还是劝阻道:“圣上,就算现在下令自国内重新调集军力,也至少需要两月的时间,我们距离西路军足有数千里的路程,想要支援也来不及的……”

    “朕说不能退!”

    “命外围待命的五万游骑立即前往莽原西部支援,自中路两座大营抽调十万精锐立时出发,无论如何也不能将那群狼崽子放出来!”

    景皇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违逆。

    “臣……遵令!”

    东襄王司马屿知道自己的这位皇兄一旦决定的事情,绝无更改的可能,也只好低头领命,匆匆而去。

    “难道我命中注定无法建立万年帝业,还是与那道千载难逢的契机无缘……”

    “鼎器,九州鼎器!”

    景皇看着司马屿离去,心中也产生了些许的动摇。

    他再次看向四皇子司马烨的密信,目光留在了其中一行字迹上:西路尚有希望,姜离或可期许!

    景皇眸光动了动,最终化为嘴角的一抹苦笑。

    “可笑,朕怎么动了寄希望于姜离的念头,他或许不凡,却也绝不可能替代数十万的军马!”

    ……

    “拓跋戈,你是我拓跋族的叛徒,不配拥有拓跋之姓,更愧对你身上流淌的先祖血脉!”

    “可耻的叛徒,我耻与伱曾在同一座篝火前饮酒,你是莽族的叛徒,拓跋的耻辱!”

    “别杀了,别杀了,他们还都只是孩子!”

    “叱罗宁死不降!”

    莽原西北腹地,一座座莽族营地密集驻扎,相互距离最多不过数十里。

    近一些的,更可能只有几千米。

    对于以畜牧而生的马上民族,数万亩的草场,可能也只够养活一个几十人的小部落。

    莽族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传统,一旦部落的人口达到两千人以上,就会自动分化。

    否则以部落为中心辐射的有限草场,无法承载更多的人口。

    只有遇到特殊的情况,才会数万、数十万的短暂聚集在一起。

    而像现在数百万的莽民全都聚集在一片区域,几乎百年难遇。

    无数的帐篷像一朵朵的蘑菇分布在草原,浩荡绵延,不知多广。

    虽然这些莽民都分属不同的部落、族群,很多都存有世代血仇。

    但为了抵御大周朝的进攻聚集在了一片云空下,彼此克制,倒也还算平和。

    直到昨夜凌晨,轰鸣的铁蹄声自四面八方响起,宛若地狱魔鬼的敌人手持寒亮如雪的长戟、钢刀,劈砍向沿途遇见的所有生命。

    高大的战马铁蹄无情,冲撞、践踏一顶顶羊皮帐篷。

    火光四起,长鞭呼啸。

    最先遭殃的就是部落中最华丽的帐篷,里面的人,无论老弱妇孺都被魔鬼般的骑兵拖拽、掳掠。

    更为可怕的是,这些敌人之中还有很多身着莽袍、操着一口地道莽语的人。

    他们的手段比起那些魔鬼还要更为残忍可怕。

    挖骨断筋、剥皮虐杀……全都是莽族最为恐惧和害怕的手段。

    直到部落中的贵族们哭泣着臣服。

    “过了今夜,希望这片莽原上再无杀戮!”

    数里外的一座矮山上,站立着百余道骑兵的身影,呼延谷、应山熊率领百余名猃狁重骑和土蛮武夫守卫在四周,并没有参与到今夜的血腥征服之中。

    姜离策马而立,眸光平静的望着远方。

    他自然知道在这些部落营地中正在发生着什么。

    他不是屠夫魔鬼,更不是悲天悯人、毫无原则是非的圣母。

    若有可能,他自然不愿意亲手施展这样的手段。

    但只要战争,就从来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和平手段。

    以杀止杀,最为有效。

    尤其是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

    唯有彻底征服这些莽民部落,才有可能以最小的代价,完结莽州西北部的乱战征伐,让更多的人存活下来。

    “姜离,除了叱罗、拓跋两大王族的部分部落依旧顽固不屈以外,大部分的中小部落都已经被控制屈服!”

    当正午的太阳照耀大地的时候,符狄带着数百名西域佣兵裹挟着浓郁的血腥气息,纵马而来。

    这些佣兵们像是在血河中浸泡过一样,浑身上下都滴淌着温热的鲜血。

    符狄舔了舔嘴角旁的鲜血,脸上全是亢奋的神情。

    莽原虽然贫瘠,但北莽的贵族们却并不比大周的世家、门阀贫穷。

    坐拥广袤无垠的草场和无数的部众,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来兑换财宝、美酒和丝绸。

    佣兵为财而来,一番劫掠自然必不可少。

    姜离虽未明言,却也默许了这种做法。

    他许给了拓跋戈成为西北莽汗的承诺,却并没有说会保留所有的拓跋王族族裔!

    想要真正的将未来的西北莽国掌握在手里,原先的部落、族群结构必然要彻底清洗梳理。

    两大王族的威望和势力影响,就是首先要消灭掉的。

    拓跋戈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因此在对这些部落发起进攻前,拓跋戈就已经主动请缨,由他来降服叱罗、拓跋两大王族的贵族们。

    一切未来可能威胁到他统治的势力和人物,都要一并除去。

    “主上,我已经控制了叱罗、拓跋的全部贵族家眷,再给我几日时间,所有人都会颤抖的匍匐在我的脚下!”

    日落时分,拓跋戈兴冲冲的返回,径直跪倒在姜离的脚下。

    数百万的莽民部落全部掌控在手,他西北莽汗的地位也就成了大半。

    心情激动澎湃之下,很自觉的更改了对姜离的称谓。

    短短月余时间的接触,拓跋戈已经暗暗断定,这个看起来尚且有些稚嫩和年幼的少年,未来的成就绝对不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侯爵、统帅那么简单。

    拓跋戈的野心很大,也很小!

    目光所及只在这一片莽原之上。

    只要能成为这片领域的大汗,他甘愿臣服在更伟大的存在脚下,奉献出他所有的忠诚和麾下如狼般的勇士!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