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结束,白鸟散,蝴蝶也缓缓飞离。从画舫中有走出一位俊俏之极的少年,两人站在翘头相视一笑,却让百花失色!万物寂静!
两艘画舫缓缓驶近。小丫鬟萍儿开口道:“姐姐,你好漂亮啊。还有旁边的哥哥,你也好好看!你们刚才那些蝴蝶和小鸟都是怎么回事啊?”
萍儿年纪不过十五,再加上小姐对她如同姐妹,主家也待她很好,所以并没有其他丫鬟那般谨小慎微的性格,反而显得很开朗。看见好奇就开口问了出来。
石磊笑着回答:“那些小鸟和蝴蝶当然是被我妻子的美丽给引过来的啊!还能是什么原因呢?”
“也许是被你的琴声引过来的呢。”昭君噗嗤一笑,调侃一句,看向另一画舫小姐问道:“这位姑娘生的也极美,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姑娘应当是为饱学之士!”
小姐盈盈一礼:“小女蔡琰,不知二位如何称呼?”
“我名石磊,这是内人王昭君!”石磊有些意外的看着面前女子,介绍完自己后问道:“姑娘可是大学士蔡邕之女蔡琰?”
“正是家父!石公子刚才所做之词应该并不全,还有上下文吧。这首词真是惊艳,不知石公子可有兴趣告知?”
“既然你想听,那又有何不可。”石磊轻轻一笑,在心中将《洛神赋》做了很大改动念道:“余从西昌,回归故里,与妻泛舟洛水..............”
这首赋还是挺长的。但还是让石磊一口气念完。主要讲述他和妻子泛舟洛河,将妻子比喻成这洛河之神女。
“真是绝妙!真是想不到石公子竟然如此有文才!”蔡琰羡慕的看了一眼王昭君,如此男子世间少有,却不是自己的如意郎君。
“石公子,明日相约踏青,不知两位可有空闲?”蔡琰是真的对两人非常有好感,虽然有些羡慕王昭君,但也是正常的羡慕而已。并没有什么嫉妒心理。
石磊看向王昭君:“夫人,反正我们也无事,不如一起去玩玩吧!”
“这,这不太好吧!!”王昭君还是觉得有些不妥,毕竟人家一起小孩子去玩,他们跟着去干嘛啊!
“你啊你!!”石磊轻笑的摇摇头,转头对蔡琰说道:“好,我们明天一定准时到!”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向告退了!”说着蔡文姬便退会画舫,脸蛋却有些红了。心中在想这两人实在是太般配,太恩爱了。每一个看向对方的眼神都满满的爱意。每一次两人对望,那爱情的味道蔓延不知几公里也。
这让周边的人如何受得了。明天邀请他们真不知是对是错!蔡琰轻轻叹了一句,心中惆怅万分,那样的公子哪家姑娘不喜欢呢?若能嫁给她,即便是死也只得吧。可惜世间能够配得上他的除了他身边的妻子也别无她人了吧!
次日踏春的主要地点是在一片野外花田之中,这里被人精心栽培了很多好看的花朵。一到春天更是百花齐放。才子佳人相约踏春。一是为了欣赏这春天的美景,第二的作用也有一种相亲的感觉。
至于说很多名门大族的婚姻都是用来联姻的。也对也不对吧。就比如能够在一起踏青游玩举行宴会的他们家庭绝对相差不多,而且也不可能是处于敌对阵营的。若在这里一对男女看对眼了,那里身后的两个家庭很容易成全这对小年轻的。
但你一个豪门千金却想要嫁个一个落魄的穷小子,这的确有些困难了。至少在这个宴会上你是看不到那种穷小子的!
当然了,那些家丁丫鬟是个例外。而且说句实话,现实世界小姐看上家丁的,也不能说绝对没有吧,千古以来也出不了一两个!
这个踏青会除了赏景,相亲意外还有第三个目的,文人骚客不免要在这里装装逼。写上几首诗词,以期打动哪位佳人芳心!所以诗会也是其中之意。
众人纷纷进入花园之中,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孤身一人,但都不影响他们赏花的心情。还有擅闯书画的才子已经摆上笔墨纸砚开始画了起来。
唯独蔡琰和其丫鬟还等在入口处未进入其中。这时一位长相颇佳的公子走了过来问道:“见过蔡琰姑娘,不知姑娘为何还没有进去,难道今日还有什么人要来吗?”
蔡琰盈盈一拜:“见过卫公子,今日的确还有两人未至。是我昨日邀请的两位好友!”
这位男子名叫卫仲道,在历史上他可是蔡琰的第一任老公。可惜死的太早了。
刚才说过在这里机会的公子佳人都是身份不凡的人。这个卫仲道自然也不例外。卫家可是河东大世家。名将卫青,皇后卫子夫都是出自卫家!
卫仲道闻言一笑:“我对姑娘所请的客人也很是好奇,不知到时候可否引荐一下?”
蔡琰对此也只是轻轻点头便继续在那里等待着。
“不好意思,让蔡琰姑娘久等了!”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石磊和王昭君就已经来到了蔡琰面前。
蔡琰盈盈一拜:“见过石公子,见过昭君姐姐。现在还不晚,不着急!”随即有看向旁边的卫仲道:“这位是卫仲道。”“卫公子,这两位就是我邀请的客人,石磊石公子,还有石夫人!”
“啊,哦,见,见过石公子,见过石夫人。”卫仲道被王昭君惊艳住了。久久不能回神。不过也没落了世家大族的脸,还是回神打了招呼!
“见过卫公子!”石磊两人也是回礼,然后说道:“里面开始了吧,那我们进去吧!”
里面有些才子已经安耐不住,挥笔写下了自己的名作。有的好有的坏,不一而足。而还有真正的不学无术之辈写下的打油诗惹人发笑。
最后卫仲道也写下一首诗,看似描写这春天的美景。但却以物喻人。描写的很出彩,一看就是心有所属的。而他这一首诗直接压过了在场的所有才子。惹的众人纷纷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