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军被普鲁士三个集团军包围,东线牵制的部队也早已被击溃了,如果他们不愿意撤退那被全歼也只是时间问题。
奥军要塞炮兵的防御还算是顽强,他们高处打低处有着一些优势,他们的大炮是大口径的要塞炮,装填炮弹的速度很缓慢,偶尔还会打出一些哑炮。
这意味着只要奥军第一轮炮击结束,那么他们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装填完成并且开始第二轮的炮击,但贝内德克也并不是没有办法,他还有十几门六磅炮,靠他将这些大炮集中在东线,并希望士兵能够再冲一次赫鲁姆,夺回更有优势的阵地。
但是毕典菲尔特手上的大炮也不少,拼火力的话奥军不占优,但奥军仍然有地形优势,只要东线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贝内德克执着于对东线发起进攻,希望能够尽快占领赫鲁姆。
但是东线指挥官手上只剩下一些炮兵了,步兵已经不剩多少了,现在继续发起进攻那不就是找死吗?贝内德克只能从西线抽调了两万的匈牙利士兵到东线,当贝内德克真的见到这支匈牙利士兵的时候,发现他们面如死灰,甚至有几个新兵蛋子裤裆还在撒水。
他们此时的表情其实跟贝内德克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看到自己手下是这样一帮贵物,自己也很难受啊。
东线的第三集团军率先发起进攻,奥军此时也开始了冲锋,他们组织了约2.5万人朝着普军阵地冲锋,奥军一度冲到了战壕前,但是随着普军逐渐调整过来,并且发起了连续的进攻后,他们也独木难支,再加上没有援兵,普军则得到了第二集团军的支援,越战越勇。
逐渐从自己的阵地冲到了对面的高地上,在几百米的战线上,到处可以看见奥军士兵和马匹的尸体,而普军的进攻矛头也逐渐弱了下来,毛奇认为在这么下去会变成持久战,普鲁士在奥地利的补给很弱,对面则可以靠铁路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运送补给到前线。
毛奇立刻下令时机已经到了,他命令三路集团军同时发起最后的进攻,不惜一切代价夺下阵地。
毕典菲尔特将军一手拿着佩剑,一手拿着普鲁士黑鹰旗,朝着后面喊道,“为了奥古斯特殿下,为了普鲁士,为了德意志,冲锋!”
普鲁士军队的士气来到了最顶峰,朝着奥军的阵地一路飞奔而去,三路集团军此时正式在萨多瓦会师,并且冲破了奥军最后的防御阵线,贝内德克眼见大势已去,立刻组织撤退到易北河。
但他太慢了,最终只有他带着不到两万的士兵成功逃出了萨多瓦,其余士兵和将军不是战死就是被俘,损失极为惨重。
奥军在这里投入了约十七万的军队,约有七万人战死,六万人被俘虏,剩下的不是逃跑了,就是失踪了,普军的伤亡仅仅只有1.7万人左右,普军在这里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奥地利已经彻底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国内民族起义大量爆发,萨多瓦战役的失败让维也纳政府名声扫地,整个国家内部的自由浪潮与民族独立倾向爆棚,奥地利的财政也濒临崩溃。
首先是吧维也纳铁路工人起义,然后是波西米亚农民起义,最后是布达佩斯民族主义革命,现在几乎到了只要普鲁士愿意,那么奥地利马上就可以碎成一地。
在otl中为了保证普鲁士之后在被法国英国针对后还能有盟友,俾斯麦还是不希望将奥地利彻底拆分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