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学医了?”
梁菲菲脸一红,说道:
“宋叔,就喜欢开玩笑!我们在讨论孙思邈的内功。”
“药王孙思邈的内功,那是高深莫测,吾辈可望而不可及,可惜没听说有传人。你的咏春拳再配上内功,哪个还敢惹?”
于是,宋元龙、梁菲菲、陈志杰、彭巳丁他们渐渐从孙思邈的内功谈到了武功。
宋元龙对彭巳丁说:
“陈老师的太极拳可是武林一绝,今天难得的机会,你可得多多请教!”
彭巳丁一阵感动,知道是宋元龙在善意的提醒自己:
“那是一定,就怕陈老师不愿指点。”
这是彭巳丁的内心话,他至今对陈志杰的“斜行”还耿耿于怀,惦记得很。
陈志杰也是一个豪爽的人,对彭巳丁说:
“要说我与宋老师在你这个年龄,还真没有你这身功夫,这不,我还是你手下败将呢?”
说得彭巳丁不好意思了,连忙谦逊:
“陈老师太客气了,那是擂台有规则和拳套限制,陈老师又让着我。”
这并不是彭巳丁说的客气话,陈志杰的武术修为真比彭巳丁高,至于擂台比武败了,那是规则所致。而且彭巳丁年轻力壮,捡了体力好的便宜。
很多武侠小说说年龄越大,武功越高,那是指武术修为,并不是指擂台比武。搏击类运动员几乎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35岁不允许上场。这就是所谓的“拳怕少壮”。
当年74岁的李存义败于57岁的杨洪修,年迈的李瑞东败于力壮的霍元甲,并不是他们的武功不如对方。
但是如果比兵器又是另外一种情形,只要不是年老体衰,年龄大的不一定不如对方,这就是所谓的“棍怕老狼”!
这些道理内行都懂,陈志杰哈哈大笑,并没有因为比武失败而不高兴:
“不客气,赢就是赢,输就是输了。拳怕少壮嘛,我这个年龄还真不适合打擂!不过艺多不压身,武术需要博采众家之长。”
看陈志杰这么爽朗,彭巳丁诚恳地向陈志杰请教“斜行”,就是他在擂台上被陈志杰打倒那一招。
陈志杰告诉他,这得从《太极拳论》说起,从推手练起。
首先陈志杰背起了《太极拳论》,认真讲起来: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阴。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并教彭巳丁陈氏太极的单推手、双推手,给他讲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左顾、右盼、前进、后退、中定,即太极十三式,一番教导,令彭巳丁茅塞顿开。
尤其是彭巳丁发觉陈氏太极的起势、懒扎衣、金刚捣碓和缠丝拳的起势、前引手、正步缠丝登掌是如此相近,于是不由演练缠丝拳给陈志杰看。
陈志杰一看,果然相似,不由大奇。于是两人相谈更欢,顿起知己之感,引得陈志杰倾囊相授。
把太极的精髓,诸如什么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立如枰准,活似车轮,偏沈则随,双重则滞。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一一道来。
梁菲菲经过彭巳丁的调理,感觉精神特别好,在旁边也看得津津有味,就连宋元龙也觉得受益匪浅。
但梁菲菲心里始终还是惦记“内功”,对内功充满好奇,不由问:
“陈老师,不知陈氏太极有否内功?”
“内功?是有的,但陈门内功是拳功一体,练拳即练功。内功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和拳法的阴劲、暗劲、化劲相对应。宋老弟的《内功四经》那才是武林最高深的内功,你可以请教他。”
原来梁菲菲虽然自小学武,但却缺乏内功修炼。山西宋家虽然精于内功,两家也有交情,但他父亲梁春生却开不了口。
所以在她走出家门闯荡社会的时候,她父亲就告诉她,如果她真要驰骋江湖,必须找到一个内功高手跟他学习,加强内功修炼,不然遇见真正的武林高手,一定吃亏。
梁菲菲出道几年,无往而不胜,虽然内功不好,但认为自己的铁指寸劲可破内家铁布衫,也没引起重视,久而久之把父亲梁春生的话当成了耳边风。
这不,这次穗城武术比赛,梁菲菲尽管轻松的打赢了空手道高手藤原一郎,但和泰拳高手阿赞杰对打,无法近身,自己的铁指寸劲没有施展的机会,结果受了重伤,这才知道父亲梁春生说得很有道理。
难得有这样好的机会,梁菲菲诚心诚意地向宋元龙请教起内功来。
宋元龙却不过情面,只得说道:
“内功起初是道家比较提倡,称为炁功,后来佛家、医家,以及练武术的都借鉴其方法,有了自己的内功功法。
如佛家,有以少林为代表的易筋经,为武术类的大功之法。易筋经又称为‘少林拳术精义’,但如果要真正追根问源,也应该是道家功法,其著书作者为紫凝道人。岳飞的武功之所以那么高,就是练过这易筋经。
不过易筋经在历代武林高手和高僧的修炼研究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很多武术门派的功法都是借用易筋经的部分功法发展而来。”
梁菲菲虽然不懂内功,但金庸的《天龙八部》是看过的,知道是一部高深功法,可以克制“六脉神剑”,以前以为只是小说家的杜撰,现在听宋元龙这么一讲,似乎还真有“易筋经”。连岳武穆也得益于易筋经。
宋元龙接着讲:
“武术、佛、道、医家这些内家功法,讲究调身、调心、调意。另外还有密宗,讲究身、口、意,注重发声、结手印。其实两家也差不多,但各有各的奥妙。”
听到这里,梁菲菲不由发问:
“你们宋氏形意的内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