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医者的震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距离消息发布已经过了整整三天,朱厚熜仍未现身。

    他在睡觉,对的,睡觉。

    除了中途苏醒过片刻,他在黄锦的侍奉下喝下了两碗精致莲子燕窝粥后,便又沉沉入睡。

    那三日的学术研究实在太令人疲惫了,不但身体劳累,精神更是疲惫。

    “心血”二字可不单单是表面而言,就如同从自己身体上剥离了精气神一样,导致朱厚熜现在毫无精神,没有几天恢复不过来。

    皇帝寝宫外,为使朱厚熜能安心修养,尽快恢复过来,锦衣卫现任指挥使骆安亲率战部骨干日夜守卫在此,封锁了整个乾清宫。

    在朱厚熜未苏醒,下达命令前,严禁任何人打扰,敢有喧哗者斩!

    而原本人声鼎沸的太医院此时也寂静无比,为防止在这节骨眼上有宵小作乱,张太后亲自下令命锦衣卫副指挥使王佐率剩余战部成员驻扎在太医院外,驱散了无关人等。

    各大势力的眼线虽然被驱散但是并未远去,仍旧明里暗里地关注着太医院。

    无数人翘首以待,即便风向已经开始转变为当今天子顺利编撰出了一部医家圣典,但不少人仍然不敢相信。

    毕竟此事太不可思议了!一介稚子仅耗费三日就编撰出了他人一辈子都可能编写出的医道圣典,这可能吗?简直白日做梦好吗?

    或许是出于嫉妒心理作怪,又或许是出于理智的分析,不少人对于此事仍保持着高度的怀疑态度,派遣探子日夜盯守在太医院门口。

    只有眼前太医院中这群代表着权威的各路名医鉴定完毕后,这场“盛事”或者说“闹剧”才会彻底定性,从而落下帷幕。

    此时太医院中,与众人预想中的激烈争辩场景不同,凡是亲眼见过朱厚熜《防疫录》的人都被震撼到了,不敢高声喧哗,只敢和附近的同道之人低声交谈。

    短短几日不见,才堪堪达到不惑之年的许绅两鬓竟然已经有些许斑白。

    毕竟他作为这场盛事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如若全然不懂陛下此书,未免让人笑掉大牙。

    因此这两日为了研究这本《防疫录》,许绅也是挑灯夜读,亲自体验了一把朱厚熜撰写时的极度劳累。

    无怪许绅心力交瘁,朱厚熜的大作对于此时的众人而言实在有难度,那些他们闻所未闻的新奇理念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接受的。

    不过至少许绅多年与药理打交道的底子尚在,此时已经研究的也算是略有眉目了。

    这还得多亏朱厚熜为了方便天下百姓能听懂看懂,使用的解释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话语。

    而朱厚熜的《防疫录》参照后世的医科大学普及教材,将全书分为了四卷。

    第一卷为总论,朱厚熜经过认真思索后,在里面综合概述了后世部分的医学定义、基本学说和一般方法,详细讲解了“细菌”和“病毒”,着重论述了人体构造、疾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并第一次在书中把人的疾病分为脑科、内科,神经科、胸科、妇科、外科、眼科等,分门别类地对各种疾病的起因、症状的治疗加以详细记述,对于现在的医学而言无异于是一次革命性的伟大创举。

    第二卷为病理学,朱厚熜在书中对脑膜炎、中风,胃溃疡等常见病例的病状、病因、病理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分析。

    特别是提出了鼠疫、肺结核、麻疹,天花等病均是由第一卷所言的病毒造成的,着重论述了致病的病毒是通过土壤、水和空气传播的,这也就是大疫形成的根本原因。

    第三卷为各种发热病、流行病及疫病等病的病状,以及此书的关键—防疫。

    朱厚熜在总结了后世的防疫措施后,在书中提出了对大疫的预防和保健卫生措施,精细到建立公共厕所并按时清扫,严禁乱倒生活杂物等。

    第四卷朱厚熜只拟定了一个“常见病症及良方录”的题目,而内容一片空白。

    众御医知道这是陛下留给他们,展现自己这段时间心血的地方,心中也感动不已,自己能在如此医道盛典上留下作品,足以流芳百世!

    朱厚熜在书中主张对疾病的治疗方法,应采取养生、药物和手术三者兼施并用,养生和药物治疗在如今的大明已经颇具成效,而手术却无人敢做。

    无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啊!谁敢让人在自己身上动刀子,又有哪个医者敢给别人动刀子?

    但朱厚熜仍旧选择将手术的相关操作步骤详细地记述在书中,至于世人会不会采纳他也不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