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墨芊凝意想不到的是,爹娘听闻她决心求道的打算后,并没有斩钉截铁地反对她,而是温言软语地劝她再好生思量一番。
如果思虑周全后她仍然坚持这个选择,他们便同意她去千里之外的凌云宗求道。
接下来的十几天,墨芊凝没事儿就跑到家附近的凉亭边发呆,望着那星星点点的粉色花丛,吹着那清清凉凉的轻柔微风。
她回顾这十几年来的点点滴滴,情绪也随之或悲或喜,有时扬起一抹笑意,有时则发出一声叹息。
她想起六岁那年有次午后,因为贪玩而独自跑到了镇子边上,直到傍晚找不着家才知道害怕。
等她娘心急火燎地带上邻居李婶一起找到她的时候,看到她因为不小心摔倒而衣衫不整的狼狈样子,气得顺手折下路边的树枝将她抽了一顿,抽得她哇哇大哭。
她想起十岁那年有次下雨,让本是晴天的小镇不一会儿便阴云密布。爹撑着伞来书院接她放学,一双布鞋沾了不少泥泞。
那时她便在心里幻想,等以后她长大了爹老了,她便在雨天为爹打伞,扶着他穿越大街小巷,不让他再奔波劳碌。
她想起同陈锦阳的嬉笑打闹,也想起她们的恣意畅聊。她想起言玉书的温柔浅笑。也想起藏书阁的典雅别致。她想起给她教书的穆老师是这般风趣,也想起和她求学的同窗们是那样团结。
她想起家里的一砖一瓦,也想起书院的一草一木。她旷日持久地待在这里,这里是她再熟悉不过的园地。
还有那城内的长街,深巷,楼台,庙宇,还有那城边的山坡,水库,沙地,戈壁……这里或大或小的许多地方,都经年累月地承载了她不少记忆。
这一切的一切,都这样令她印象深刻。
就这样离开,她还真有些不舍。
然而,当下定决心之时,便是告别之时了。
蜀州遥远,爹娘不放心她一人前行。此时恰逢镇子里一位做建材交易的生意人准备派一支商队往蜀州输送货物。
她爹与那生意人相识多年,便劳烦这位姓吴的老板在安排商队出行时,将自己的女儿带上同行,也好有个照应。那生意人素来和善,自然没有迟疑便答应了。
商队里既有吴老板雇佣的劳工,也有几个平时在他家帮忙的亲戚,还有一两个负责煮饭的妇人,大家都和和气气的,一路上互相照应。
这是墨芊凝第一次出远门,以前也去过邻近的镇子玩耍,但未曾走出过如此遥远的距离。这一路跋山涉水,虽是见识了不少风景,却也经常累得气喘吁吁。
赶了将近二十天的路,总算走出了陇州地界,进入了四季分明的秦州。秦州在陇州之右,左下与蜀州接壤。
秦州的主城长安,几百年前曾是先朝的皇城。后逢江山易主,改朝换代,便退为了一州的主城,还保留了当时一些极具特色的建筑。
众人久慕长安盛名,便赶往此地游玩了几天,逛了逛闻名遐迩的古城墙和钟鼓楼。
这里的夏季炎热多雨,偶有伏旱,不过比起陇州还是湿润些许,众人又是撑伞又是饮汤,一路上倒也无人中暑。
出了陇州,众人又进入了蜀州。数日来的旅途奔波,已使他们舟车劳顿,便在蜀州边缘的一个名叫晨曦的小镇里歇了下来。
……
一日傍晚,墨芊凝去集市采购蔬菜,付完钱转身之时,不慎“撞倒”了一位老人。
她困惑不已,明明自己只是略微地触碰到了老人的肩膀,那老人却如遭重击一般狠狠地跌倒在地,哎哟哎哟地呻吟了起来。
墨芊凝正欲上前搀扶,五六个身面露凶光的青年围了上来,不由分说便指责起了她,引得过路之人纷纷围观。墨芊凝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竟也想不出反驳的话。
一看有人围观,老人喊痛得更卖力了,非说因为墨芊凝这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