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权利向皇帝提出谏言,以及弹劾朝臣等,反正任何国家大事,他们都能干预一下。
官小权大就是指的这类人。
而这些人很多都是刚当官不久的官场新秀,很多人都官场经验不足,或者已主动成为某些幕后大官的马前卒。
所以在廷议上,很多时候都是这些六科廊言官发言最为积极。
朱厚照穿越成皇帝后此时下诏召开的第一次廷议也是一样。
刑科左给事中刘夔此时就先站了出来:“陛下,臣议此次俺答入侵,盖因边镇强兵不足,朝廷之前以边军充京营与锦衣卫,以京兵调边镇,致使边镇防御之力锐减,故而给了俺答可趁之机,再加上俺答或以为陛下仍有重疾,大明会无暇顾及边事,而趁机南下,是故,臣认为,当立即调京城所驻边军回原边镇。”
朱厚照陷入了沉思,他猜到了刘夔这一通话背后的目的,其目的无非就是借自己内调边军充实京营为由要自己把自己放在京中的精兵江彬、周琮等部调走,以此好削减在京城的武官势力,毕竟如今整个京城充溢着大量军旗校尉,让整个文官集团还是感到不安。
但朱厚照不得不承认这个刘夔还是会找理由的,直接说是边镇国防需要这些精兵,而不是他们这些文官不愿意这些精兵留在京城,这个理由,实在是让人无法反对,甚至在场的很多大臣都觉得有理。
朱厚照记得这个刘夔就在前几天就上本弹劾过王守仁,使得王守仁因此还上疏辞官。
而因为弹劾大臣不法之事是这些言官们是本该应做的义务,所以,朱厚照也就没寻到由头处置这个刘夔。
当然,如果朱厚照要向以莫须有的形式处置刘夔也可以,毕竟刘夔的确做的事违背了他的意愿,竟然敢弹劾他看好的王守仁。
不过,朱厚照知道自己作为皇帝也得遵守一些传下来的政治规矩,不然想让他落水的会不只一个杨廷和,所以,朱厚照也就还没处置刘夔。
甚至,朱厚照这些日子忙着殿试的事都忘了这个刘夔,当然,即便朱厚照没有问,他要处置刘夔,也用不着他这个皇帝亲自来。
朱厚照知道自己作为皇帝更重要的不是处置刘夔,而是搞清楚刘夔背后的人是谁,明显刘夔背后的这位高级文官才是布局者,其目的就是要借着俺答入侵这事把江彬、周琮等武臣势力赶出京城。
但此时,两内阁大学士和六部九卿皆一言不发,如老僧一般,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整个廷议现场,依旧只是一位六科言官站了出来,而这名言官则是兵科右给事中夏言。
夏言直接奏道:“陛下,臣不不认为俺答入侵一事与边军在京城一事有关系,俺答等鞑虏非在边军不足时入侵,而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掠边一次,今年有明年兴许还会有,如今的关键是杜绝俺答部的常年入侵;
据臣所知,北虏俺答素有大志,盘踞河套,招揽汉地流民胡化为汉人,设立板仓,类似于我大明里甲村庄,从而增加人口,厉兵秣马,积蓄粮草,而因此日益强大,其时常寇边,目的也在于劫掠人口与粮草以增强其国力,足以看出其野心不小,其志在谋天下,臣认为朝廷当有收复河套之长期计划,只要俺答失去了河套,才能使延绥一带边防压力大减,否则,不出多少年,这俺答比为我大明大患!”
夏言说完后,朱厚照差点没站出来叫好,心想到底历史上后来主张收复河套的嘉靖朝能臣啊,这眼光就是不一样,多年后的庚戌之变无疑正应了他今日的言论。
“真乃浅陋之言!”
礼部尚书杨潭倒是比朱厚照先没忍住而站了出来,当场就否决了夏言的“收复河套”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