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胡玉倒是扬眉道:“如何不知,主薄大人早说想要将流民收拢,转为茶户。”
黄杰便拍了拍竹筒道:“不错!若此事可行,茶户种出了茶叶之后,却不知这制好的茶叶是否需要风雅的物件来存?”
胡玉听了瞪眼,便问:“咦!大郎此话何意?若是用此物来存茶叶,倒也真是不错啊!”
黄杰将竹筒与了胡玉后,这才道:“俺知胡教授家中有个蔑器铺子,不妨试做些此类的竹筒竹器,请开黄州茶榷乃是俺舅父多年夙愿,如今天赐良机就在眼前,若能将流民转成茶户,便能为黄州带来一年数十万贯的钱财,因此俺把这等竹器的想法赠与胡叔叔,便是希望叔叔能够尽力帮衬俺舅父。”
胡玉听了之后眼珠瞪得老大,看手中的青竹筒,便想着如果此物要自己掏钱买的话,花个五文十文也是小钱,因此细细想来也觉得有理,不过却是道:“大郎这想法倒也不错,可这等粗糙之物,便是寻常农人也可做得,真要能卖上钱,只怕值钱之物乃是这上面的字,俺老胡的字只怕一文都难值。”
对于胡玉怕自己的字不值钱的想法,黄杰让福寿又送上了几个物件,其一是一挂卷轴,打开一看,竟然是苏轼《咏茶》的书法真迹;其二却是一块弯曲的薄铜板,板上有许多镂空的空洞,但一时间瞧不明白有什么用处;其三却是一枚没有题字的青竹筒。
就瞧见黄杰先与胡玉展示了苏轼的书法真迹,然后将铜板套在竹筒上,随后用沾了浓墨的毛笔在板上来回画了几下,揭开一看,便瞧着青竹筒上赫然出现了《咏茶》字迹,且细看那字迹与卷轴上的真迹至少有九分神似。
胡玉瞧得目瞪口呆,但也迅速醒过神来,忙道:“好大郎,果真是好法子,这理儿与印书一般,若非大郎点醒,俺却是如何都想不到的!”
胡玉忙接过铜板仔细看了,又试着自己刷了一下,发现这字迹瞧着果然如拓印下来的真迹一般,连声叫好。
想想看若是一枚青竹筒上有苏轼的真迹,且就算是拓印的真迹,那也是真迹啊!
瞧看了好一会,胡玉觉得这事可行之后,听黄杰又提帮衬之事,忙不迭道:“好说,帮衬主薄乃是俺老胡分内之事,大郎怎地如此见外?”
黄杰也直言道:“叔叔也莫诓骗,前日曹知州堕城,俺才瞧出那通判大人与俺舅父不睦,赈济事宜多有掣肘,多亏了叔叔支应帮衬才将前日情势转圜。”
胡玉倒是听了点头,这守州郡的官员,官名为“权知军、州事”,而这“权”有临时之意,意谓随时可以罢去。而为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大宋朝廷特地在州郡设通判官员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其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并且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
先祝书友们元宵节快乐哈!过了元宵就算是把年节给过完了,自然俺的更新速度也会恢复到基础两更的状态,如今已经发文四十余万字,还请广大书友多多支持,多给推荐和收藏,不然上不了架,就算是打赏俺也拿不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