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安乐,减债安邦。五谷丰登,九州同旺。开科取士,干吏封疆。清除奸邪,魑魅震惶。……睿智天子,皇朝永享!”读完新年贺词,百官向天子再次行了三跪九叩首大礼。同泰帝宣布退朝,并在乐曲声中走下了金殿。贺岁大典顺利完成。
按照钦天监测定的时辰,同泰帝命令白晨将贺岁诏书分赐各部,以示皇家受命于天和光明正大。白晨先派出几十名太监去往他处,而他自己则带了一份召旨往翰林院颁赐。翰林院的一众官员听说来使是大太监白晨,以掌院学士为首的所有人急急出了登瀛门前来迎接。官员们一个个笑颜如花,恭敬至极。白晨也不多言,大模大样地走进正门,穿过讲习堂和过厅,最后将圣旨供奉于内堂之中。期间,翰林们不断向白公公献殷勤。白晨也只是点头致意,偶做应答。当白晨离开翰林院的时候,全体翰林更是跪送公公出门。
白晨刚要登车离开,从街口走来几个七品服色的官员,为首的正是宋启愚。原来啊,由于蒋清合在散朝后身体支撑不住,宋启愚和童道生、朱昌海、冯肖文、金杰等几名翰林便请示了掌院学士,先送蒋清合回府修养,再回翰林院当差,故而迟到。宋启愚见钦使是白晨,赶忙深施一躬,退到了路旁。朱昌海本欲下跪,金杰小声说:“按朝廷规矩,钦使宣旨完毕,官员不应下跪。我们该按宣道的礼数晋见。”于是,几名翰林也长躬让路见过了白晨。白晨从车上下来,还了几位翰林一躬,笑着说:“宋大人,几位大人,新年好哇。”翰林们赶紧也还礼,答说:“白公公新年好。”白晨又对宋启愚一拱手说:“宋大人,皇上有话让咱家单独问你。其余官民回避。”童道生等人不敢抗旨,赶紧拱手别过白晨回翰林院去了。
白晨沉稳地向前走了几步,笑眯眯地看着宋启愚说:“三月不见,恩公在京城还住得惯吗?”宋启愚躬身说:“恩公的称呼,下官实不敢当。某在汴京一切顺遂。敢问公公,圣上有何话问在下?”白晨呵呵一笑说:“咱家只是编了几句谎支开他们罢了。咱家叫您恩公确实出自本心。咱家虽是阉人,但基本的伦常,咱家都懂。既然恩公不愿声张,那么以后咱家在公开场合还称呼您为宋大人也就是了。”宋启愚又一躬身说:“下官多谢公公体谅。公公有何赐教,还请明言。”白晨压低声音说:“前番在山西,咱家已告知恩公,咱们这位皇上是最看重脸面和声望的。现在,恩公既已在朝为官,就更得把咱家的话记牢。否则可是要招祸的。”宋启愚点头说:“公公放心,宋某绝不敢拿救驾之事到处卖弄。”白晨又说:“恩公啊。前些时的大都督一案,那陈松昌之所以被赐死,一是因他兵权太重,皇上忌惮;二是因他功劳太大,遮掩了圣上的光芒;三是因他不知收敛,时常招摇;四是因他曾轻慢当今,遭到记恨。所以,咱家才说圣主难侍啊!”宋启愚被白晨的话惊得打了好几个寒颤。他望着白晨,一时不知怎样回话。白晨又说道:“恩公一定觉着奇怪,咱家为何对恩公如此看重。”宋启愚点点头说:“公公明鉴,宋某确实困惑。”白晨凝视着宋启愚,又说:“不瞒恩公,咱家的高祖曾避居光裕二十载。可以说咱家几代人都欠着宋家的人情呢。起初,咱家也想着,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抑或是给光裕寨送些银子、求些赏赐就算报恩了。可在咱家亲身涉险时,我才明白钱物有时候什么都不是,而对于品行高洁的恩公来说,就更不值一提。故此,咱家才要全力地帮助恩公,回护恩公。不过,咱家对恩公也有个小小的请求,即在国家危难时,请恩公挺身而出,保我大周国祚。”宋启愚没有想到,这个看似仗势弄权的大太监会对社稷如此忠诚。他身施一躬说道:“公公用心良苦,宋某感激之至。请公公放心,但使国家有难,宋某必定倾尽所能。”其后,两人又扯了几句别的话,才拱手分别。
新科进士们在翰林院学习的时光很快便过去了。
阳春三月,吏部参照各部院考语,实授宋启愚为正六品工部虞衡司员外郎,主要负责制造收发各种器物,了解制造技术,铸钱和统一度量衡等工作。童道生由于年龄尚小,仍留在翰林院,实授正七品编修职务。其他七十名新翰林也各授了官职。同泰帝还亲发召旨,准予七十二名新官休假三个月,回乡省亲,待返回京城后再行赴任。
对于这些离家的游子,回乡之路不知多少次萦绕于他们的梦中。接旨后,宋启愚和童道生仅在汴梁城停留了三日,便拜别了官署和师友,带着采购的馈赠礼品,高高兴兴地离了开封。
途径晋阳时,宋启愚和曹可用还特意到朝阳街二条转了一遭。使他们大为光火的是,当地官府为了平息监军白晋的怒气,竟然给临近案发地的十几户人家都扣上了通匪的罪名。家家都有人为此丧命。宋启愚强忍着泪水对曹可用说:“我们原想为民除害,可却牵连了这么多无辜。看来,真正危害百姓的不是那个无赖,而是在背后为其撑腰的强权。不扳倒白晋这样的恶人,老百姓就永远得不到安宁。”
十几天后,踏着夕阳的余辉,宋启愚三人终于驻马于滹沱河畔。
望着远处高大的光裕寨,宋启愚跳下战马,深情地亲吻着脚下的土地。曹可用则提马向前,并掏出小铁哨冲着寨内“嘟、嘟、嘟”地吹了几下。很快,寨墙上面有了回应。团练兵们纷纷高喊道:“是宋团练回来了!团练他们回来了!”还有几个寨兵吹着号角,飞跑着往寨内送信。不大的功夫,席军民和吴襄带着一百多名骑兵飞驰出寨。他们大笑着,高呼着,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紧接着,宋太公带着阖府亲眷,抬着提前准备好的仪仗,吹吹打打地前来迎接。其后,又有听闻消息的乡民,扶老携幼地源源而出。人们嘴上叨念着本寨的子弟衣锦还乡,心中憧憬着自己和国家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