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脚下那清澈见底的溪流,方泽回忆着刚才的细节。自己的前期的思路是没错的,得先靠近水行灵气。之后一定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着自己前功尽弃。
“是游鱼,对就是游鱼。”方泽灵光一现。
鱼类在水中有一定的洄游特性,往往是群体逆水游动。这样便于捕食,而且鱼类在繁殖期内,也会通过这种洄游特性来刺激自己产卵。水是从山顶留下来的,鱼游动的方向就是山顶。
当然这样的知识大千世界是没有的,他是在前世地球上学到了。得知自己刚才判断失误而游错了方向,方泽懊悔不已。同时这也大大振奋了他的信心,毕竟失败乃成功之母,希望就在前方。
按照之前的步骤又一步步地向前走着,那种折磨也是又体验了一遍。方泽心想:“他奶奶的,这种罪,老子可不想再遭第三遍了。”
来到了水行灵力的近前,伸出手再一次的抓住了水行之力的丝线。山洪再一次席卷而来,方泽紧紧盯着那山洪嘴里嘟囔着:“老子等你好久了,来吧,让山洪来的更猛烈些吧!”
这次方泽是跟游鱼一个方向游动的,游了大概一分钟的时间,水逐渐的浅了。方泽站起身,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定睛一看,方泽一口鲜血差点没吐出来。“你大爷的,你奶奶的,你全家祖宗十八代的,玩我?绝对是玩我。”
因为此时的场景,跟前两次是一样的。青山绿水小溪流,一人独立小溪头。看到这场景,方泽绝望的一屁股坐在了溪流里。
他眼眸呆呆地盯着溪水流动,大脑一片空白。
“你是谁?你从哪来?你要到哪去?你为什么要玩我?你为什么要阻挠我的修行之路?你是一个傻X吗?你从那个破山而来,你要到……”想到这,方泽好像有了些灵感。
在上古时候,华夏洪灾,鲧治水九年,大水未退。舜怒,发配鲧于羽山,郁郁而终。禹为鲧之子,治水一十三年,将华夏分九州,舜喜,后禅让帝位于禹。
鲧治水九年,采用的是围堵的办法,所以治水九年没有成效。而大禹采用的是疏的方法,所以治水成功。
溪水从山间而来,流向哪里不是水本身能决定的,而是承载水本身的渠道而定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要有了引导之法,那么就可以直接将水行灵力引导致我的丹田气海。一切的种种,都不是正确的方法。只要身处于滚滚洪流之中,那便会身不由己。无论向哪个方向游去,结果还是一样的,回到原点。”
想到此处,方泽一片明朗,那水行灵力已是自己的囊肿之物了。
痛苦的煎熬过后,方泽第三次来到了水行灵力的近前。
对于现在的方泽而言,能调动的第二种力量就是金之灵气。
方泽用金之灵气尝试铸建水渠,利用掉了所有的金之灵气,也只够建造一个五米的水渠。目测一下,从水行灵力到自己的丹田气海怎么也是二十多米的距离。这样一来对于此时的方泽而言,还是无能为力。
方法有了,但实力不足,结果还是一样令人失望。
方泽在脑海中不停地翻找着,前数世所见过巧夺天工的建筑,希望能在众多能工巧匠的作品中找到灵感。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没有任何发现。不过前世方泽在做讲师的时候,有一段经历倒是给了他一个启发。
那时的地球上,有很多培训公司。而在众多培训形式中,有一种叫做“拓展训练”的培训模式。它是利用特定的环境设计一些项目,然后让学员去体验项目。通过执行完成项目,使得学员体悟项目内所蕴含的道理,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
在众多的培训项目中,有一个项目叫“珠行千里”。
一队人,每人手里擎着一个半圆柱形,中空的竹板。所有人将竹板无缝对接到一起,排成一个长长的长龙。放上一颗圆球,坡度向下圆球滚动。每当有闲置出来的竹片,就立即跑到长龙的尾部进行对接。如此反复,看哪一个队伍让圆球行进的更远。
这目前是方泽能想到的,唯一的解决方法。
方泽再心中盘算起此事的可行性:“将五米的渠道分成三份,每份一米半多,是否可行?不行,那样我会累死的。分成五份呢?对就分成伍份,一份一米。这样虽然很吃力但是稳妥,大概经过二十次的移动,就能成功的将水行灵气植入丹田之中。长度的问题解决了,接下就是角度的问题。45度角?不行,速度可能有点快,我一个人忙不过来。那还是15度吧,麻烦点就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