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西北的那座碑林之外,司徒府里还有着一座碑林,只不过不如那座那么庞大。
这座碑林除了有司徒言生夫妻的碑林之外,还有着司徒家很多旧人的碑林。而且还有历年来在战场上牺牲的将领,以及司徒正德的义子。
这些年来战死沙场的将军,和司徒正德的义子,足足有二百位,近十年则是有六十三位,其中六十二位都是将军,司徒正德的义子有八人。
那位不是将军的司徒正德义子,是当时的西北军大帅,虽然西北军只认司徒正德是大帅,可是在之前那些年,司徒正德并不会担任大帅,而是以上柱国的身份,代理兵部监管西北军。
而那位不是将军的义子,是兵部的人,是兵部当中少数担任过元帅的人,而以侍郎的身份担任元帅,整个大郑也就只有那一个人了。
那个人叫做沈平,一个名字平平无奇,长相也平平无奇的人,只是这个人的生平不是平平无奇。
只是他不是司徒正德的儿子,不然他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接手西北军。
沈平,大郑长安三年科举殿试第一名,也是大郑立国以来,唯一一个连中三元之人。
而且沈平那时候不过是三十岁出头的年纪,这样的年纪对于状元来说都不是很大,更不要说是一个连中三元的人。
这么些年以来,大郑都没有出现过像他这样的人,三十七岁的兵部右侍郎,三十八岁的兵部左侍郎。
如果不是他和西北军走的那么近,说不定现在的他,已经是兵部的尚书,甚至可能在五十岁之前就入阁了。
可是他和西北军走的那么近,就让他只能够在兵部左右侍郎这两个位置上来回,三年的时间他在兵部左右侍郎上来回调动了三次。
而他也是大郑这么些年来,死在战场上最高官位的人,一个三品的侍郎,再加上一个相当于一品武勋的元帅称呼,足以证明他的身份重要。
这里面和他差不多的人也有,不过身份上只有一个国公,在军中没有实职,所以那个人不如沈平。
那个人正是司徒言生,没有人提及司徒家的国公,但是这不代表司徒家不是国公之家。
司徒家有着两个国公的名头,这让他们称作哪个国公之名就很是纠结,何况大郑的国公很多,上柱国就只有两个。
司徒家当中是少见的父子国公,司徒正德是早年被封的梁国公,而故去的司徒言生,则是陈国公。
按理来说,是不应该出现司徒家这样的情况,可是因为司徒家就只剩下一脉,便这样封赏了。
陈国公现在还没有人继任,皇帝一直没有提及,但是这次司徒霏回来之后,恐怕就会说起了。
司徒霏在年前的那场大战,已经让皇帝有了封赏他的决心,可是因为司徒霏在那之后一直没有离开边城,所以也就一直没有封赏。
这次回来的话,皇帝不管是因为这次大战的胜利,还是因为他受的伤,都会给他封赏的
司徒霏平静地说道:“这里已经埋葬了太多的灵魂,他们会保佑我们的。”
“但愿吧,只是我希望自己死后不会埋在这里,这里实在是太吵了,我希望找一个清净的地方。等司徒殿回来之后,我和他说些事情,到时候就定了。”
司徒霏说道:“祖父在说什么,您还不是说这个的年纪。”
“我只是随便说说,何况我这种年纪,说这些话不忌讳的,人老了,总要给自己准备些后路的,不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你们的生活还有无限的进路,而我只剩下最后的归途。
不要担心,我没觉得自己老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没老,我只是快死了。”
司徒正德话很是矛盾,可是放在他身上却又是那么合理,他身体其实不错,除了一些毛病会偶尔发作之外,一点也不像是一个老人。
如果不是去年的夏天被匈奴人一箭射到了胸口,他今年夏天就会到西北军中继续统兵。
“祖父……”
司徒正德笑着说道:“好了,我还能再在战场上多待两年,又不是明天才会死,如果是明天死的话,我就不和你说这些了。
我身体好多了。等到阿殿回来之后,你们两个好好呆些日子,我会回来过年。至于别的日子就算了吧。”
“这些事情不是很着急吧,感觉你好像明天就要走了。”
“你这孩子,这性子从来都是不着急的。什么时候能够着急些,不要总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