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不行!”应子鱼一边放下刚刚拿起的针线,一边连连摇头叹息,“只怪那女人没事干嘛要单独挑一件旗袍出来在墙上挂着!”
然后怀着一不做二不休、不能全怪我和她不一定会发现这无赖、推脱和侥幸三种心理的应子鱼直接把那件旗袍揉作皱巴巴的一团直接塞进了自己枕头底下。
应子鱼回到梳妆台前坐下,看着被意外插曲打断,导致被搁置许久的笔和纸瞬间想起来自己是要找墨水。
然后应子鱼决定翻箱倒柜,自食其力。
于是他直接拉开梳妆台的抽屉。
顿时应子鱼眼前便是被粉红、米黄、奶白、浅紫等各种淡雅旖旎的颜色填满,全是女子皱巴巴的罗袜。
应子鱼有些嫌弃地皱着眉,鼻子不小心翕动了一下,瞬间嗅到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味道。
应子鱼叹息一声,轻轻地把抽屉推回去,没有了翻箱倒柜的勇气。
随即应子鱼目光一转,落在了那几盒胭脂之上。
应子鱼捡起一盒打开,顿时被这盛放在精致小木盒子里的,带着花香的那一抹红艳所惊艳了一下。
然后应子鱼便是拿这对于寻常女子来说几乎是最不能被触动的东西之一,近乎是自寻死路般捣鼓起来。
“胭脂加水,再放点我的血,这样就成了!”
看着眼前这一小盒比红墨水还要红的妖艳液体,应子鱼兴奋的拍了一下手。
然后,应子鱼终于进入正题,提笔蘸墨后开始心无旁骛的画符。
所谓的符,即是符箓,又称丹书、墨篆,最早应是起源于大巫时代。
那时人族并未开创出如今日一般多的修行之法,而是以符箓作为沟通鬼神和借助天地之力的媒介。
那时符箓一术流传并不广泛,唯有巫族王室即巫王一脉才有资格修习,是其权利的象征。
大巫末纪之后,人族开创武道,精研灵武从而促成灵武时代逐渐崛起。那时的灵武者即现在的古武者修行至高深境界后劈山断流易如反掌,而武道至尊更是可以一念移山倒海。
至此,大巫这个充满奇闻怪谈、神鬼传说的神秘时代结束。
而符箓一术也随着大巫时代的终结和巫王一脉的消失不再是世人眼中至高无上的王权象征。它开始融入民间,被当做一种有些虚无缥缈的怪诞异术广泛流传开来。但大多都是因为一些旧传统和仪式的需要,所以才保留对此术的延习。
而在距离大巫时代无限遥远的今天,能将符箓一术作为传统习俗传承的家族怕是少之又少。而纵使有,怕也只是保留了对异术的一点皮毛,有形无神。
然而,应子鱼所要画的符却并不属于大巫时代的巫王符箓。它切确的说应该是属于另外一种术法,记载于《天地录》一书中。
此书为应子龙在应子鱼八岁时所授,在隐龙崖上前者每日必将督促其完成此书中所记载术法的修行。
书中有记载阴阳五行分别对应九种元素,这九种元素各自衍生出一道咒文,每种咒文都可以根据与之相对应的元素的特性,产生出不同的作用。就如应子鱼今日使用疾风咒后可以提升速度十倍,使用天火符后可以召唤出天降流火对敌一般。
另外,咒文乃是应子鱼以气所画,咒成之后若是长时间未使用那它便会自行消散。
而如果将气运于笔墨印于纸上成为符箓的话,则可以将此时间延长。这一点倒是与古符箓如出一辙。
而因为应子鱼最初学习九种元素咒术是从运笔模拟其形态开始的,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所以现在除了他最初学的土元素地御咒和金元素金罡咒他可以单凭御气信手拈来外,其余咒术必须寄托笔墨才能有完成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今日与人对战时这货即使没有笔墨,也要用手指蘸血才去尝试画疾风咒的原因。
再便是,自他八岁获得《天地录》算起,到现在已是四年多过去,可他却只学会了土元素地御咒,金元素金罡咒,木元素青木咒,水元素寒冰咒,火元素天火咒和风元素疾风咒。
至于阴阳两仪对应的除疾风咒以外其他三种元素咒(阴:黑暗元素虚无咒和雷元素雷霆咒;阳:光明元素圣光咒和风元素疾风咒)术他还未曾涉略丝毫。
而就算是借助笔墨,除了青木咒他可以有较高的四成几率成功外,寒冰咒和天火咒的成功几率只有不到一成,疾风咒更是只能靠运气了。
但偏偏这家伙因为今天将下山之前唯一画好的一张天火符被使用完了这件事情受了些刺激,竟是不知天高地厚,扬言今夜不画出十张天火符、十张寒冰符和三张疾风符就不睡觉!
估计这倔强孩子今晚是不用睡觉了。
此刻,应子鱼正将蘸了“血胭脂”的毛笔树直立在一张蓝色的空白符纸上,高深莫测的闭合双目,也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怎样,整个人显得非常静气凝神!
下一刻,应子鱼那对狭长的丹凤眼豁然睁开,此刻这对眼瞳中正带着平时没有的一种可以将少妇都是迷倒的冷冽目光,如看着仇人般死死盯着眼前的蓝色符纸。
刷的一声,应子鱼毛笔戳上了蓝色符纸。
然后应子鱼手腕连动,毛笔在符纸上运行时发出的刷刷声不断。
而当应子鱼手腕停住不动时,一个无比复杂且富有美感的古体风字已是跃然纸上,可谓是一气呵成。
然后应子鱼眉头一皱,似是在犹豫是否要进行下一步。
毕竟一直盯着这个水字看是看不出一张寒冰符来的,这一点应子鱼也是非常清楚。于是他手腕一提,在自己想要的位置上准确无误地画了点了一个点。
接着他笔锋一转手腕一抖,在符纸上的另一个位置画了两道几乎一模一样的曲线水纹。
这两次落笔似乎十分的漂亮,应子鱼因此获得了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